在中国陕西省西南部,蜿蜒流淌的汉江携带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记忆,滋养着安康这座城市及其子民。然而,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汉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境压力。在“保护母亲河,共建文明城”的号召下,安康市民与政府携手,为汉江的治理与复兴不懈努力。
汉江,这条曾经见证了无数文明更迭的母亲河,曾经遭受着严重的环境威胁。城市污水直排、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垃圾等问题,让这条曾经清澈的河流变得浑浊,生态系统遭到破坏,鱼儿不再欢跃。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安康市民,我亲眼目睹了汉江由盛转衰的过程,心中无比痛心。
幸运的是,安康市政府及全体市民并未放弃希望。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各自职能开展了一系列的汉江保护与治理运动。这场运动不仅仅是一场汉江生态环境的治理,更是一次全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从2021年开始,汉滨区连续3年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重点民生实事,改造工作不仅是民生工程,也是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几年来,汉滨区住建局一直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的垃圾整治、污水零直排作为一项长期、动态的系统工程,既注重创建成效,更注意长效管理。如今,已改造的小区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雨污分流后,雨水不再进入污水管网,有效减少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流量,减轻其处理压力下,再大的雨也不会出现内涝。
位于巴山东路印染厂社区的棉织厂家属院始建于1977年,里面居住着92户居民。我就是棉织厂小区的一名居民,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我记得,曾经的“棉织厂小区”是那么的拥挤与破败,建造之初它也许光鲜亮丽,但岁月并不饶人,尤其是那老旧的下水管网,它们像是时光的刻痕,一道道地划在小区的脸上。
管网老化,下水道堵塞成了家常便饭。每当下雨天,我们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哪个角落会冒出“黑色的泉水”。小区里的孩子们本应无忧无虑地成长,却不得不学会躲避那些脏水。居民们的心情也随着管网的堵塞而起伏不定,家,本应是温馨的港湾,却因为生活污水的渗透而变得焦虑。
然而,一切都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启动那一刻起,悄然发生了变化。
改造工程是一场深刻的革新,它不仅仅是对下水管网的更换,更是对我们生活方式的一次升级。那些破旧的管道被全新的材质所取代,污水和雨水的管线实现了分流,下水道不再堵塞,家中也不再有污水渗透的烦恼,彻底解决了下水道堵塞和生活污水外溢的问题,晴天里,我们不再担心有恶臭,雨天,脚下的路也不再泥泞。垃圾分类制度的引入,让小区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绿化工程的实施,让小区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环境的改变带来了居民心态的改变。我们开始在乎这个共同的家,文明意识在这里悄然生根发芽。小区里开展起了各种环保活动,比如废物分类、绿化植树等,居民们积极参与,乐此不疲。小区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居民们的爱心和智慧,那些曾经的不便与烦恼,如今已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最让人心动的变化,莫过于小区的绿化。曾经的荒地如今已是绿意盎然,各种花草树木争奇斗艳,小区的每个角落都被精心打理,成了居民休闲的好去处。昔日的水患成了今日的绿茵,我们在这里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生活的每一天。
对于我们这些居民来说,“棉织厂小区”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居住地,它变成了我们共同的骄傲,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每当我在这里漫步,看到孩子们在绿地上嬉戏,听到老人在阳光下闲聊,我都会由衷地感到幸福。
“我在这里住了22年了,之前准备搬走的,现在环境好了还是更愿意留在这里,和邻居们一起维护好自己的家园”。同为棉织厂小区的居民刘奶奶告诉我,自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小区面貌可谓是脱胎换骨,居民们的文明意识也得到了提高,“每个人都贡献一点力量,现在我们小区邻里之间也更和睦了,不仅仅改造了小区,连我们的文明意识、精神面貌都得到了提升,真的是得益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开展,增强了我们的幸福感”。
这一切的改变,都要归功于汉滨区政府的远见卓识和居民们的共同努力。老旧小区改造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更新换代,它是一场深刻的社区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革新,它让我们看到了,只要我们每一个安康市民都贡献出一份力,这个梦想终将成真。保护母亲河,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子孙后代,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建文明城,让汉江这条生命之河永葆青春,继续滋养这片热土,共同谱写安康发展的新篇章。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共同努力,总能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