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志创伟业 赤子情似海
—记优秀的农民企业家、旬阳县三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袁修龙
凡是再次步入双河镇的人,定会为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惊叹—昔日破旧的房舍荡然无存,拔地而起的新潮楼房栉比鳞次,这一杰作的创造者就是旬阳县三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旬阳县隆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旬阳县政协委员、旬阳县人大代表,双河镇闻名遐迩的农民企业家——袁修龙。这条“龙”开启了双河镇新型集镇建设的春天,引领双河集镇建设驶入正规发展的轨道。
创业之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开始创业,曾为自己家乡的农村建设创造出令人瞩目的成绩,被中央电视台一套“金土地”栏目探访并播出。那是1995年的夏天,袁修龙投资30余万元,用工6000多个,开挖土石8000多立方米,把家乡的河滩地和黄土地填平削齐,修成水田19块21亩,又建了一个库容1300立方米的蓄水养鱼塘,开出了总长860米的引水渠浇灌土地80余亩。他的做法“山坡林园化、山间梯地化、沟底水利化”,做到“水不下山、土不出沟、肥不外流”,被当年的安康地委书记谭俊琪成为“农、林、牧、渔齐头并进,工、商、运、副全面发展的典型”。
初步的成功激励着他不倦的斗志,他并不满于现状,逐渐形成了以建筑业为主导,其他产业为辅的多元化的发展态势,经过几年的打拼,在全省各地市场都占有的一席之地。伴着一路凯歌,“六好政协委员”、“新长征突击手”、“旬阳十佳青年”、“市劳动模范”等一系列光环接踵而来,见证了创业的辉煌,也浸透他十余年创业之劳苦辛酸。在外闯荡的几年中,虽然事业并非一帆风顺,但他积累了经验,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创业的信心。
近年来,随着国家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袁修龙意识到这是上天赐予他的又一机遇,而且无需在外漂泊,自己的家乡双河镇正是他一展雄风的热土,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金土地”。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他创立了以房屋、公路、桥梁、建筑为主的三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但他也始终铭记自己是一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党和人民赋予了光荣而神圣的职责,做人要诚实守信,懂得回报社会,不论环境多么艰苦,要靠自己的双手打造出一片新天地。
2004年,袁修龙了解到双河区域两乡一镇德许多干部职工存在严重的“住房难”问题,他经过深思熟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依然买下了一向不被人看好的双河镇上街农贸市场地皮,在此建立了双河镇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住宅小区。两年后两栋标准化住宅楼屹立在双河上街,成为双河镇新型集镇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为了进一步拉大集镇骨架,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实施“能人下山、富人进镇”的战略目标,他又承揽了泰山小区建设项目,他高薪聘请省设计院的设计师对路、水、电及绿化带等进行统一规划,高标准、高质量的建设既富有城市气息,又不失山区特色的“汉水人家”样式的住宅小区,项目占地18亩,浇筑河堤20000多立方米,个人垫资500余万元,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赞扬。
随着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随之而来的便是配套设施建设,为小区建设一条干净整洁的水泥路是他长期以来的梦想,因为这样彻底改变小区居民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尴尬局面。经过一番运筹,2008年春天终于动工,但此时所面临的市场行情极为不利,材料价格和工人工资暴涨,更有一些人出于私利而进行百般刁难,阻挠施工,为了更快的修好这条“幸福路”,他个人除修路费用外,另出自10余万元平息矛盾。就这样,袁修龙凭着坚定的信念和社会责任感,背负的巨大的经济压力,这条路终于竣工了。
在2006年到2009年期间,他先后承接了双河区域内的红圣、庙沟、赤铜、红东等通村水泥路建设,以及镇内多条通组路建设项目,共计100余公里。这为其企业的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受到了广大领导干部群众的好评。
桑梓之情
2010年,袁修龙为了解决双河群众出行难、坐车难的问题,他通过走访、调研、论证,决定个人投资1000万元,在双河集镇中心建设双河五级汽车站,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集售票厅、候车厅、餐厅、休息厅、农产品交易厅、汽车维护保养厅等为一体,目前,项目已竣工。
2010年“7.18”、“7.24”特大洪涝灾害中,袁修龙个人损失达到30余万元,但他仍旧义不容辞的拿出10000元捐助受灾的困难群众,义务调用装载机和挖掘机等大型机械设备帮助干群清除水毁道路的淤泥和垃圾,推动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双河片区共计4万余人口,日常餐桌上的饮食蔬菜,主要从湖北省十堰市贩运倒卖,且价格比县、市的蔬菜市场价格要高,为彻底解决广大群众能够吃上绿色、环保、无公害有机蔬菜,缓解蔬菜从原产地到餐桌上流通环节过多和“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的问题,袁修龙毅然开始了他又一次的事业旅途,干起了他从未接触过的大棚蔬菜。
他投资近千万元,园区一期共租凭土地1200亩,已建设镀锌钢管大棚120个,日光温室18个占地面积66亩,已累计实施大棚蔬菜种植190余亩,水产种植莲藕面积达38亩,试引种水芹菜3亩,开挖鱼塘面积5亩,实施鱼类养殖生产,建起一个
另外根据旬阳县委、县政府制定的山地循环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要求,依托旬阳县隆科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发展模式,与农户签订农业订单5000亩,着力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野生食用菌繁殖、农产品加工生产及特色养殖,走现代循环农业发展之路。在推动基地建设基础上,大力实施“设施蔬菜园、生猪养殖示范园、立体种养示范园、特色林果示范园、优质烤烟示范园”等五大园区建设,引领双河现代化农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迈进。
有人说他是个“农民企业家”,更有人说他是个“慈善家”,他诚恳的说:“那不过是我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发家不忘回报社会的一点行动罢了,双河镇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公益事业发展得靠大家赞助,我告诉家里人,只要哪里有公益活动,无多有少都要参加。”2008年双河镇“双高普九”举行募捐大会,他率先向双河中学一次捐款两万元,由此掀起了全镇捐资助学的热潮,他的功劳,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当年被旬阳县委、县政府评为“双高普九先进个人”;2009年,他个人捐资87万元,义务修建红军纪念馆,建成后该纪念馆被命名为“陕西省红色教育基地”,他个人也被旬阳县委、县政府授予“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银扁”;2011年,为双河区域敬老院捐资一万元,并按期捐赠粮、油、蔬菜等。近年来,他还多次被县政协评为“五好政协委员”,2011年被安康市评为“安康市第二届道德模范”荣誉称号,他的先进事迹被中央、省、市、县各大媒体报道宣扬,也激励着他不断前行。
赤诚逐渐辉煌路,奉献社会敢为先,在困难中崛起,在拼搏中腾飞,他虽是一位极其普通的农民企业家,但他时刻不忘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他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