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柏龙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奚柏龙,男,中共党员,1965年8月出生,1988年7月参加工作,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农艺师职称,现任陕西省烟草公司安康市公司经理。
奚柏龙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安康烟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担任企业领导职务以来,他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为己任,牢记为民服务宗旨,认真履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做大做强烤烟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荣获陕西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安康市劳动模范”称号。
一、助力农民增收,发展壮大烤烟产业
1988年7月,从西北农学院农学专业毕业的奚柏龙被分配到安康烟草分公司从事烟叶生产技术工作,从此,这个关中汉子便在安康山区扎下了根。20多年来,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干部成长为企业领导者,他始终心系烟农,情系烟区,用自己的执着与坚守,换来了烤烟产业的发展壮大和烟农的持续增收。在平凡的工作中,他与广大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安康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市,也是国家24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10个县区都是国家级或省级贫困县区。多年来,依靠发展烤烟产业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同时,安康地处秦巴腹地,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十分适宜优质烤烟生长,为发展烤烟产业提供了良好条件,是省政府实施“北烟南移”战略重点发展的烟区。作为一名从烟叶生产一线成长起来的企业领导者,奚柏龙同志始终怀着对农民的深厚感情,充分利用安康良好的生态优势,以烟农增收为目标,把发展烤烟生产作为烟草行业反哺农业、服务地方、回报社会的舞台,作为引领和示范现代农业发展的窗口,狠抓生产扶持,提高烟叶质量,打造特色品牌,促进了安康烤烟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步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烤烟既是一项农民致富增收的“短平快”项目,也是一项投入产出效率明显的经济作物。安康烤烟生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试种,历经起步发展、扩张规模、提升质量、培育品牌四个阶段,已成为安康中山区域农民增收、县乡财政增长的支柱,是农业产业链条中最完整、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九十年代末,奚柏龙同志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调查研究认为,烟农投入不足是制约烤烟生产水平的一个重要原因。为进一步提高烟农投入产出水平,实现烟农、财政、企业“三方共赢”,他通过调研并促成企业作出决策:加大对烟农产前扶持。从2001年开始,公司对烟农无偿提供籽种、地膜、营养袋、统防统治农药、追肥以及烤炉配套设施,以出厂价补贴专用肥,并将“六项扶持”作为实施“优烟计划”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针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上涨等造成烟农种烟成本增加的实际,他始终把烟农利益放在心上,不断完善生产扶持政策,加大烤烟生产扶持力度。自2001年以来,已累计无偿投入烤烟生产扶持资金2.9亿元,切实保护了烟农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烤烟生产的持续发展。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民渴望从事简单轻松、省时省力的产业项目。烤烟作为一项工序复杂、技术要求高的项目,在安康这样一个山高坡陡、农业基础条件差的环境下,如何实现让烟农简单种烟、轻松种烟,奚柏龙同志凭着多年的工作实践认识到,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不可取,只有紧密结合山区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发展之路,这条路才能越走越宽。他决心向传统的烟草农业发出挑战。为此,他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地方党政的大力支持。市政府于2009年出台了《加快现代烟草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提供了政策支持。同时,他通过对安康烤烟生产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了安康烤烟发展必须走“专业大户为主体、两头工场化为方向、专业化服务为载体”的山区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路子。在这一路径指引下,通过典型引路和示范辐射,烤烟生产发生了根本变革,逐步向专业化方向迈进。全市烟农户均种植规模由“十五”期间的不足10亩发展到2011年的15亩。并涌现出一大批烤烟专业村、种植专业大户和烟农合作社。在生产方式上,通过专业化育苗工场为烟农提供种苗,解决烤烟育苗繁琐问题,达到了培育壮苗的目标;通过密集式烘烤工场集约化烘烤,解决了烘烤工艺复杂、烟农难以掌握的技术瓶颈问题;通过组建植保、烘烤、分级等专业服务队,促进了烤烟生产的专业化分工,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他针对安康山地特点,积极组建研发团队,与旬阳新农机械厂联合成立了“现代烟草农业机械研发中心”,先后研发出适合山地作业的旋耕机、起垄机、移栽器,大大降低了烟农劳动强度,使烟农真正实现“简单种烟、轻松种烟”。烤烟生产真正成为了现代农业生产的“典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了不断提高烟叶质量,把安康烤烟打造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品牌,奚柏龙同志十分重视技术创新,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普及。作为出身烟叶一线的企业领导者,尽管日常工作十分繁忙,但他仍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烤烟生产工作中。近年来,他先后主持或参与烤烟生产技术研究课题项目10余项,其中《山地烤烟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研发的烟草拔杆器、起垄器、烟草育苗装置获得国家适用新型专利授权。针对安康烟叶烘烤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他积极与青州烟草研究所专家一道深入生产一线调研,通过现场实验和示范,总结形成了“三段五步式”和“三段六步式”烘烤工艺,并亲自开展对技术人员培训,从根本上解决了安康烟叶烘烤多样性难题,使烟叶烘烤质量大幅提升,彻底改变了种好烤不好的问题。2011年全市中上等烟叶比例达到86.88%,同比提高8.44个百分点;桔黄烟比例达到81.46%,同比提高14.47个百分点,创历史最好水平。与此同时,他全力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提升烤烟生产整体水平,总结形成了《安康优质烤烟综合标准体系》并颁布为地方标准。2011年,安康市被国家烟草专卖局授予“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在他的努力下,安康烟叶于2011年成功注册了定位特色鲜明的“山地金”商标。如今安康烟叶有了自己的品牌,安康烟叶以其独特的质量特色和风格特征深受工业用户欢迎,已进入“中华”、“七匹狼”、“双喜”、“好猫”、“泰山”等名优骨干卷烟品牌的配方,实现了工业企业100%基地化调拨。
通过近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市烤烟种植面积由“十一五”初期的10万亩增加到2011年的18万亩,增长80%;烟叶产量由20万担增加到35.93万担,增长76.5%;为地方财政提供烟叶税收由2200万元增加到6500万元,增长195.45%;烟农收入由1.1亿元增加到3.33亿元,增长3.02倍;烟农户均收入由8500元提高到3.19万元,增长3.75倍;烟农种烟亩收入由956元增长至2136元,增长123.4%。
如今,安康已成为全国31个年收购30万担以上的重点烟叶产区之一。安康烤烟产业正朝着“生产方式现代化、烟叶品质特色化、原料供应基地化”的方向迈进。
二、加大设施投入,改善烟区生产条件
“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是安康山区自然条件的形象概括。近年来,烟草行业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农”政策,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大力加强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烟区生产条件,为助力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的努力。
加强对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无疑对于自然灾害频发的安康烟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安康自然条件差,农民生产环境艰苦和“十年九灾”的气候特点,奚柏龙同志深知农民的艰苦和期盼。他认为,企业在一方就要为一方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行业良好的政策机遇如不抓住,就会坐失良机愧对一方百姓。因此,他积极争取行业政策机遇,持续加大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投入,不断改善安康烟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2005年是烟草行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起始年,为了全面推进以烟水、烤炉项目建设为重点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他提出了“试点先行,不断完善,全面推广”的思路,以旬阳烤烟大县为重点,全市当年建成水窖4090口、密集式烤房16座,于2006年5月通过了国家烟草局验收,共向烟农兑现补贴资金578.6万元,打响了全市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首战。从此,烟农从烟草行业开展的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随着现代烟草农业的加快推进,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逐渐从烟水工程向密集式烤房、烟田机耕路、大型水源性工程转变。这一变化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期盼和要求。作为企业的主要领导,为了把这项惠及全市烟农利益的“民心工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保证国家资金不流失、不浪费,发挥烟叶基础设施应有效益,奚柏龙同志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建章立制入手,组织制定了《安康市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补贴资金管理办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审计办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纪检监察管理办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验收考核办法》等规范性制度文件,建立完善了从项目立项、审批、建造、验收、补贴兑现等规范的管理程序,确保项目建成一个、合格一个、效益发挥一个,国家放心、政府满意、烟农受益。
“十一五”以来,企业累计争取烟草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5.01亿元,在全市8个种烟县区76个种烟乡镇建设烟水项目14753个,修建密集式烤房11083座,新修烟路700.7公里。特别是烟路工程的实施,使烟区农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肩挑背扛的历史;烟水工程切实解决了烟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密集式烤房让烟农实现了自动化烘烤,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件件深得民心的工程项目,不仅是烟草行业惠民政策的体现,更是奚柏龙同志为改善烟区农民生存条件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去年以来,他已组织制定了全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2012年,已向国家烟草专卖局争取大型水源性工程一项,全市计划再投入基础设施补贴资金1.5亿元,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157件。通过不懈努力,力争到“十二五”末,使全市30万亩基本烟田实现设施配套,为彻底改善安康烟叶生产基础条件、助力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推动管理创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康市烟草公司是全国烟草行业第二家取消县级公司法人资格的市级公司。自担任企业主要领导职务以来,奚柏龙同志围绕发挥市级公司市场主体职能,积极推进管理创新,在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型的过程中,使企业改革与发展始终走在了全行业的前列。
2007年以来,随着烟草行业母子公司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县级公司法人资格全部取消,市级公司成为法人主体,担负起市场主体的责任。作为在全行业较早取消县级公司法人的安康市公司,尽管“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几年来的运行,也发现了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县级公司取消法人后,其经营管理风险全部转嫁给了市级公司,必然在工作中存在“等要靠”的思想。作为企业领导者,奚柏龙在认真分析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大胆创新。他通过认真研究,提出了市级公司要充分发挥“战略管理、科学决策、高效执行”三项职能,县级公司全面打造“烟叶生产、市场监管、客户服务”三个中心,使市县两级公司管理体制得到全面理顺。在此基础上,他在全省行业率先推行了“计划控制、预算管理”的计划财务模式,建立了县级公司“虚拟利润中心”,使市级公司市场主体能力不断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大幅提高。他推行的这一管理创新举措,得到了行业有关领导的较高评价。
“十一五”以来,他先后主持或参与开展科技和管理创新项目10余项,累计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3项,获得地厅级科技成果奖励5项,授权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注册“山地金”烤烟商标1项,著有《安康山地烤烟生产》专著一部。通过他的带动和影响,企业上下形成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在他的带领下,企业经营能力持续增强,经济总量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企业为国家贡献度不断提升。“两烟”销售收入由“十一五”初期的7.8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19.5亿元,增长了2.5倍;实现税利由2.3亿元增长至4.7亿元,增长了2.04倍,企业保持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势头。
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奚柏龙同志始终不忘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多年来,在他的带领和带动下,企业及广大干部职工坚持开展扶贫帮困、联校支教、帮扶新农村建设以及向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开展的“牵手希望—安烟爱心助学”活动帮助近300名贫困学生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2010年安康7·18特大自然灾害,企业一次拿出30万元为受灾烟农购买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帮助其恢复生产生活,并向灾区捐款20万元,树立了责任烟草、诚信烟草、和谐烟草的良好形象。
烤烟产业发展和企业发展成绩一串串数字的背后,倾注着奚柏龙同志多少年来的执着付出和大爱,更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一个国有企业领导者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