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茶王的中国梦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获得者刘远奎
“脱贫不是为了应付上级组织考核,更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我们村民要挣到钱、过上你们向往的幸福生活。我们要坚定信心,搞产业、搞建设......我将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共同实现中国梦”这是刘远奎在2017年全村脱贫攻坚动员会上的发言。
刘远奎,男,汉族,1961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初中学历,现任石泉县汉水绿茶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喜河镇长顺村支部书记,石泉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2005年被安康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授予“安康农村杰出人才”荣誉称号;2013年被石泉县人大评为优秀建议;2016年被石泉县委评为优秀村支部委员。嗓音洪亮、笑声憨厚是人们对他的第一印象,“做人莫架子,办事讲信用”这是村民对他一致评价,刘远奎正在用一件件实事履行一个中共党员的承诺、一个企业发展的责任、一个普通公民的义务。
敢为人先的种茶王
刘远奎出生在凤凰山脚下的长阳沟,由于地理条件差、交通环境恶劣,早年的长阳沟是出了名的“穷沟沟”。年轻时候的他就立志要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贫困局面。从八十年代末,他就开始了摸索改变家乡面貌的致富路子,先后筹资办起了长阳沟里面的第一个“百货商店”,方便了周围十几里的群众。随着蚕桑产业的发展,他又创办了鲜茧收购和加工企业,多年的奋斗历程,在他身上留下了勇于拼搏的印记。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000年,他了解到绿茶适合在当地生产后,一个大胆的想法出现在脑海-兴茶办厂。由于当时蚕桑产业发展态势较好,加之群众思想不开放,支持和响应刘远奎号召的寥寥无几,但这都没有动摇他“吃螃蟹”的决心。当年秋末,五亩地的茶树苗子在自家地里中了下去。在他善钻研、会经营的脑袋里,茶树种子生根发芽,慢慢长大。截止现在,共流转土地5000亩,改造茶园2000亩,发展群众种茶8000亩,现共种植茶园1.2万亩,成为了当地名副实际的“种茶大王”。
企业发展的好舵手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民创业热潮不断升温,同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他又迈出了新的步伐。2002年,经过多方筹资,围绕茶叶种植及茶叶加工产业,创办了陕西省石泉县汉水绿茶有限责任公司。企业创办初期,由于技术和经验的不足,走了不少弯路,公司运转举步维艰。现在他还经常说到:什么公司哦,那时候就是个小型家庭作坊,里里外外就我和媳妇两个人。为了让公司走上正轨,实现盈利,他经常夜夜不寐。一边要建茶园、一边要制茶销售,不但要投入大量资金,还要四处奔波推广。“信贷员见到我躲几远”现在他经常还笑说当年的窘境。通过多次的外出考察学习,聘请技术专家指导,不服输、不怕累、不惧难的精神让他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汉水绿茶有限责任公司在刘远奎的悉心经营管理下也逐步壮大,公司茶园建设也呈现出规模化趋势,公司生产的“汉水晨雾”牌绿茶具有“绿色、无污染、富硒”等品种特点,享誉省内外,曾在2011年陕西安康茶叶节名优绿茶质量评比中,汉水晨雾牌“仙毫”获得铜奖,汉水晨雾牌“特级炒青”获得金奖;2012年陕西商洛茶叶节大宗绿茶质量评比中汉水晨雾牌“毛峰”获得金奖;2014年第八届中国西安国际茶业博览会名优茶评比中,汉水晨雾牌“仙毫”获得金奖。该公司的注册品牌“汉水晨雾”在2014年荣获陕西省著名商标。2015年、2016年安康生态富硒产品博览交易会首届富硒茶大赛绿茶一等奖。公司现有有优质茶园1.2万亩,标准示范茶园500余亩,制茶设备15台套,职工78人,其中专业技师12人,年产优质富硒绿茶25吨,年产值500万元,年实现利税35万元。
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俗话说“一人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作为当地群众的“领头雁”,他始终不忘党员身份、不忘村里的群众、不忘养育他家乡。近两年,全国上下决战贫困的战斗全面打响,他深感参加战斗献计出力责无旁贷。长顺村在他的带领下,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但按照国家测算标准,全村仍有39户73人贫困人口。为了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他选择了“蛮干”。按照贫困户脱贫标准,他逐户逐条梳理,收入、住房、交通样样不落下。对上积极衔接项目,对下逐户动员,经过一年努力,39户贫困发展养鸡3000只,养牛35头,生猪62头,解决就业12人,解决饮水困难18户42人,解决安全住房8户21人。年底经第三方评估验收,脱贫10户31人。“今年我们村贫困户要全部实现脱贫”这是他在2017年初全村脱贫攻坚动员会上许下的承诺。参会的群众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因为他们知道刘书记言必行、行必果。他不光带领自己村上群众致富,还关心一江两岸群众。公司搞茶园建设,流转了喜河镇10个行政村800余户农户土地,流转面积达5000余亩,其中流转贫困户土地3100户,公司每年给予不低于200元每亩的土地流转费用。每年清明节前后就到了茶叶采摘加工的黄金时期,茶叶加工厂也到了用工高峰期,采摘及加工管理工人就达到200余人,其中,大部分工人都是来自贫困户。厂里普通茶叶采摘工人的月工资就能达到3000至4000元。一个茶叶加工厂,就这样拓宽了镇里、村里群众的致富增收路子。公司让一些不具外出务工条件和创业条件的贫困户及村民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直接带动1200个家庭、2000余人实现了增收。
热心公益的排头兵
在长阳沟生活了几十年的刘远奎,从没有想过搬到城里住,离开“穷沟沟”。即使在九十年代后期,当地出现“务工热潮”,也没有改变他在家乡兴业、在家乡发展的想法。面对群众的请求,他总是说“我尽力、我尽力”,虽然他嘴上这样答应,其实背后不知跑了多少路、想了多少办法、磨了多少嘴,把群众的请求一一办好。2012年,为解决7000余群众出行困难,喜河镇党委政府向上级组织申报了汉江大桥项目。得知这一消息,刘远奎很是激动,这么多年群众的梦终于要成真了。当时,估算建设这座跨度为300余米的汉江大桥需要资金3000万元,资金主要靠当地县财政支付。作为县人大代表的他知道这几年县财政困难,于是一个想法浮现出来-捐资。想到就去干,这是刘远奎的干事风格。于是,他开始长达十余天的奔波,把当地的“有钱人”都一一拜访,并筹备了汉江大桥捐资仪式。刘远奎个人捐资1万元,在他的带领下,共筹集捐款50余万元。县委县政府知道后,为了表示对当地群众的感谢,特在大桥头立丰碑弘扬先进。2013年夏天,长顺村五保敬老院因连阴雨水,导致部分屋顶漏水。当时,还在担任村主任的他,立即联系施工队,个人出资5000元对屋顶进行了防漏处理。他还多次借钱给村里的产业户,从不收取利息,帮助解决资金难题。这些只是他乐于助人、回馈社会的一个缩影,帮西家、忙东家,他从不挂在嘴边,或许,这也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现在的刘远奎,老百姓都亲切的称呼他为“沟长”,这既是对他的一种褒奖,也是对他做人做事的一种肯定。他始终坚守着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信念,上不负党、下为群众,用心做事、用情做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