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村民的好支书
——记“陕西省劳动模范”获得者李兴卫
李兴卫从2001年开始,一直担任裴坝村支部书记,他一心为民,实干加巧干,带领群众奔小康,取得了可喜成绩,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2011年,被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当选为陕西省第十二届、安康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高中文化程度,下过煤窑、当过建筑工人、做过小生意、任过小学代理教师。这就是李兴卫,可谓是农村的一位能人.1973年出生的李兴卫有文化,有技术、有头脑,还特别有闯力。村民们都说;如果他不当支书,自己外出打工,早就富裕了。
一切为了村民增收
裴坝村有480户1950余人,耕地面积5800亩,这里山大沟深,自然条件差。为了增加群众收入,村上先后组织发展蚕桑、蓖麻、黄姜、柑桔等产业,除蚕桑能让村民赚点钱外,其它产业几乎都是今年兴、明年毁,部分村民因此欠下债。这引起了李兴卫的忧虑和思索。
李兴卫做过茶叶生意,对茶叶的生产销售情况比较了解,他认为这个产业有发展前景。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村上的700多亩茶园大部分荒芜,少部分是农户加工后自己喝。凭他多年的经验,茶叶产业应该大有文章可作。他找村上的老干部、老党员来商量,征求他们意见后,说干就干。2001年10月,他找到曾在县茶研所上过班的八组村民邹品银,动员他办茶叶加工厂,指导农户搞好茶园管护和采摘。他一边动员群众对茶园进行砍灌、锄草、修剪,一边为邹品银协调贷款购置茶叶加工设备。经过一努力,全村当年生产销售茶叶3000多斤,茶农增收9万多元。
尝到甜头后,全村掀起了茶叶产业发展高潮, 2014年,他又动员在公路沿线新建观光茶园300亩,全村茶园总面积达2000亩,实现人均1亩茶,亩产值达3829元,茶农人均增收3250元。使全村有了主导产业,村民有了稳定收入,钱袋子不断鼓起来。
为村民找新的赚钱路
裴坝村每年有近800人在外务工,,大部分都是下煤窑、到砖厂、搞建筑,赚的都是辛苦钱,工资低,安全无保障。2010年以前,村上每年都有在煤矿或工地伤残、死亡的,一起起血淋淋的事故,让他无数次落泪。“一定要让村民多学习技术,外出安全赚钱、赚轻巧钱”,李兴卫暗自下决心。
李兴卫了解到铁佛村祖祖辈辈以种地为生,养过牛羊、种过茶叶,可都没有富起来,但不起眼的修脚师,却让他们脱贫致富过上了好日子。经过慎重思考,他决定发展以修脚养生为重点的劳务输出产业。通过动员和培训,部分村民开始学习修脚技术,从事修脚养生行业,也有椟在外开修脚店,仅修脚一项,劳务收入达2720万元。
目前,全村在外从事该行业的有600多人,占外出务工人员的80%以上,年人均收入超过4万元;在外开有专业修脚店达到200多家,效益好的一个店年收入15万元以上。他终于为群众找到了新的致富门路,赚上了轻巧钱。
干实事的好支书
“当一天干部,就要积极为村民办好力所能及的事。”这是说话、办事一向低调的李兴卫对自己的要求。实际工作中,他办了许多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实事。2007年以前,裴坝村只有一条土路穿过,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为了改善出行条件,李兴卫一方面向上争取资金,另一方面挨家挨户发动群众筹资筹劳,起早贪黑领着群众干,短短两年时间,全村修通村水泥路2条17.5公里,群众想都不敢想的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全村由于供电线路老化,村民用电极不稳定,且电价高,意见很大,这让他长期睡不着觉。“花再大的功夫也要把电网改了”, 2007年,在村民大会上,李兴卫表了硬态。随后,他一次又一次到县供电部门争取,功夫不负苦心人,当年裴坝村就列入农电网改造项目村,同时他逐组召开群众会议筹集资金,动员村民筹集到资金19万元,共改造供线路22公里,2010年又实施了高压线路和低压升级改造,群众用上了安全稳定的电。在他担任支书以来,全村共修建河堤4500米、灌溉工程3处、饮水工程5处、公路桥2座、便民桥5座和农村通信基站3个,全村基础条件得到全面改善。
2013年3月,村民李远全有开发富硒食品的想法,他积极动员李远全在村里建厂办企业,在镇政府的全力协助下,紫阳开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在裴坝村建设了生态农业经济园区和富硒农产品加工厂,并帮助村上建起了避灾扶贫移民安置小区,解决了本村200余人就业,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也彻底改变了裴坝村,裴坝村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模范村。
(稿件由紫阳县总工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