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安康市总工会>工会动态>劳模风采

做优技术推广助力脱贫攻坚

作者:文章来源:发布时间:2018-05-28 16:49字体大小:【

做优技术推广  助力脱贫攻坚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邱红英

 

我叫邱红英,女,汉族,生于1970年4月,中共党员,现任紫阳县茶业局干部,助理农艺师。2012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近年来,我积极发挥科技劳模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科技研发、科技推广、技术宣传培训等方式帮助10万茶农依靠科技改变了生活,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一份力量。

专注科研夯实扶贫产业技术基础茶叶产业是紫阳县脱贫主导产业,从安康农校毕业分配到县茶研所工作,以200亩茶园为实验基地,参加一系列紫阳茶科研课题组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紫阳富硒茶品质、含硒水平、保健作用及其富硒茶系列开发》《名茶技术开发与推广》课题获省市大奖。以茶研所为主要单位创制的“紫阳银针”在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中国杭州国际茶文化节组委会评为“文化名茶”,1992年获得香港国家食品博览会银奖。主持开展了《紫阳富硒保健—紫阳金桔茶、紫阳金花茶研制课题》、《紫阳大叶泡提纯选育》、《低产茶园改造和丰产茶园栽培研究》等科研项目,丰富了紫阳茶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开发从根本上提升了紫阳茶的品质,对紫阳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积极作用,为脱贫产业发展夯实了技术和理论基础。

立足一线技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积极推广老茶园改造技术,采用40厘米的重修剪代替了惯行的离地砍,生长期大大缩短,甚至修剪当年就能采叶,使老茶园丰产期延长,丰产效果明显。改革紫阳毛尖茶生产工艺,由传统的茶叶烘青型改为烘炒型,提高了茶叶的香气和口感。研制出新名茶“紫阳银针”,改革大装茶生产工艺,由烘—滚—滚改为烘—炒—滚,节省了工作时间,提高了高等级茶的产出率。改革茶园施肥技术,催芽肥由春分后施改为立春后施,使春茶及早获得肥料养分,发芽早、齐壮,高档茶增产明显。通过自己在外学习,把先进的东西引进来做试验,为茶农找到了即经济,又能提高品质和产量的腐殖酸有机肥。为了推行机械化管理茶园把先进的机械和技术传授给茶农,先找一些积极的茶企、茶农做示范,逐步推广,现在大部分基地乡镇茶叶专业村修剪机、铲草机几乎一家一台,很多茶农还购买了微耕机、喷雾机等大大的提高了劳动效率,提高了茶园的管护率。通过立足一线技术改造,提升了主导产业发展质量,切实增加了贫困户和群众的收入。

大力开展培训提升贫困户技能。为了让贫困户能尽快的掌握茶园管理技术,因茶致富,一年约有200余天时间奔波在各镇村、企业、农户中抓茶叶产业技术培训。培训不走过场,不唯理论,一切以农民能弄懂,好操作为指导思想。在每年春茶上市之际,白天要抓住时机在茶园培训茶企、茶农春茶生产技术和茶叶规范采摘方法,晚上示范加工,每天都休息不到5个小时,因此,每年春茶结束时,体重都要减少几十斤。为了把复杂的修剪技术,转化成简单好操作的方式,把各种修剪尺度刻在竹杆上,让农民照着做,比着修剪,让茶农一学就可以操作、就能掌握。茶农激动的说以后一根竹竿就可以搞定所有茶树修剪了。在规范建园上为了改变传统的零星栽植方式,建园培训要求茶农拉绳带尺,要求农民把固定的行距用竹杆量好绑上绳子,一行一行必须栽植整齐,株距必须规范。很多农民嫌麻烦,就耐心的说:只有我们园建好了,我们的效益才会起来,我们才有打造观光旅游的基础。近两年指导五家龙头企业建设观光示范园2000多亩30多个贫困村指导技术培训一百多场,培训贫困茶农六千多人培训职业农民100多人。同时,结合外出学习和紫阳实际,编写了适用于紫阳山地茶园发展的《无性系茶苗栽培技术》、《无公害茶园综合管理技术》、《茶叶科学采摘》、《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等30多万字培训教材,为紫阳富硒茶标准化生产提供了科学的培训内容。开办“青梅煮茶”微信公众号普及茶叶技术, 三年来为茶农写实用技术50多篇在微信平台上回答茶农的问题,弥补茶叶技术人员不足无法事事亲临现场指导的缺憾。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坚定对紫阳富硒茶的热爱与弘扬的这一信念,深入试验田研究开发产品,扎根田间地头传播科学技术为群众增收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