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劳模引领作用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
——汉滨区劳动模范 唐甲升
大家好,我叫唐甲升,男,汉族,现年45岁,汉滨区关庙镇唐淌村人,大专学历,民建会员,陕西省高级职业农民,汉滨区政协委员。现任关庙镇唐淌村村委会主任、安康市新型职业农民协会秘书长、汉滨区羊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汉滨区甲升兴隆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汉滨区关庙镇脱贫攻坚特色养殖农民专业合作总社理事长。2016年6月,被汉滨区委、区政府授予劳动模范。
我1996年从卫校毕业后,在乡村医生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6年。我所在的唐淌村是关庙镇北部最边远的一个村,也是全省有名的贫困村。从医十多年来,我虽然治得了乡亲们的头疼脑热,但有时他们支付医药费都十分困难,我就不得不让乡亲们赊账看病,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让他们改变贫穷的现状,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虽然我有想法,但是没有实施的途径。2008年,我被群众选为唐淌村委会副主任,当上了村干部,给了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平台。“机会往往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经过多方考察,查阅科技书籍,根据兄弟乡镇的发展路子,依托唐淌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带领村民走富硒生态养殖的致富路。“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为了让村民看得见这条发展道路的成效,为了让自己的致富经有说服力,身为村干部,自己必须首先做一只致富路上的“带头羊”。于是我决定把自己付出了16年心血的村卫生室交给妻子全权打理,我开始转行学习养殖。通过四处学习养殖技术,参加养殖培训,让自己转变成善经营,会管理、懂养殖技术的职业农民。
2014年,我投资110余万元流转土地200多亩,种植草料,建起了山羊养殖场,成立了甲升兴隆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丰富的山林资源,从事陕南白山羊的饲养、繁殖、销售及牧草的种植,带领乡亲发展生态林下养殖;挂牌建成了汉滨区残疾人扶贫助残示范基地,为本村唐贵齐、唐明平等10余名单身残疾人提供了就业岗位。
精准扶贫助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由于合作社养殖基地规模有限,无法接纳更多的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如何使更多的贫困户足不出户在家创业致富变为现实?经过考查调研,合作社调整帮扶策略,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贫困户,残疾人采取提供“资金+养殖技术+种苗”的帮困扶贫模式,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不断修复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贫困户足不出户在家创业致富变为现实。2014年以来,除了在合作社养殖基地就业的10余人外,另有15名残疾人开始在养殖扶贫基地的“输血+造血” 帮扶模式下走出困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更快的使全村贫困户掌握养殖技术,实现就地脱贫致富,2015年4月,通过组织召开贫困户、残疾人创业现场会,邀请农业技术、畜牧养殖技术专家到养殖基地,面对面为贫困户授课,培训山羊、生猪、家禽养殖技术,讲解核桃栽培、嫁接、管理等林果种植技术。当天,298名贫困户及残疾人在现场参加了培训学习,发放教材900余套,发放肉鸡种苗6000只,为重点残疾家庭发放帮扶发展资金8000元。
扶贫工作永远在路上。2016年我组织羊产业发展协会为包湾村86户贫困户发放以秋补夏抗旱菜种;号召身边的爱心企业家和社会爱心人士为贫困大学生和重度疾病家庭捐款、为贫困户筹集建房资金等,累计捐赠30余万元。2017年4月18日,汉滨区甲升养殖合作社开展贫困户实用技能培训,向贫困群众免费发放鸡苗4000只,猪仔50头,羊羔30只,籽种150份600袋,价值12万余元。2018年4月10日,邀请区农广校在唐淌村开展产业脱贫农业技术培训,免费为群众发放鸡苗3000只,羊羔10只,猪仔50只,饲料300袋,价值6万余元。几年来,为了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我个人无偿投入30万元左右资金。
为了拓展生态养殖产业,打响金州甲升富硒羊肉品牌,实现“羊产业助脱贫”的战略构想,我探索出“合作社+基地+贫困群众”的精准对接机制,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通过合作社的运作,创造了“支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区域扶贫模式即精准扶贫的“唐淌模式”。该模式主要为“土地流转”、“解决就业”、“入股分红”、“合作服务”、“飞地寄养”,主要是将一定区域内有条件的贫困户吸纳进入专业合作社,向其提供猪仔、羊羔,鸡苗等生产资料,同时对有技术特长的残疾人贫困户按月发固定工资,将其派驻到专业合作社以外,帮扶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也可通过技术培训吸收残疾贫困户进入产业,进行集中扶贫。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带动贫困户110户,解决了30余户贫困户就业问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劳模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担当与责任。“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以后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全市劳模助力脱贫攻坚会议精神,竭尽全力、不辱使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脱贫攻坚中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主战场上大显身手、再立新功!